已邀请嘉宾
演讲人:顾敏
演讲议题:纳米光子学增材制造:趋向成熟
国家/地区:澳大利亚
机构:澳大利亚科学院、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学院
职务:院士
简介:现任澳大利亚科学院、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士、澳大利亚斯威本大学微光子学中心首任主任、光电子学首席终身杰出教授,斯威本大学副校长,国际光学委员会副主席。
顾敏教授是公认的三维光学成像理论的国际权威和先驱者之一,在三维光学成像理论、混浊介质中的光传输的研究、多光子诱导物理和生物纳米光子学领域的研究方面一直保持国际领先水平;独立撰写了两本光学成像理论专著,在Nature、Physics Review Letters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280余篇;在多光子荧光三维光学显微成像、三维光学数据存储和光子晶体等研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其研究成果对于推动现代光学显微成像和激光光钳的发展具有重要及关键作用。演讲人:张翔
演讲议题:超越衍射极限的光子学
国家/地区:美国
机构:美国国家工程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职务:院士、教授
简介:张翔教授是著名华裔科学家,现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Ernest S. Kuh Chaired 正教授,机械工程系主任,也是南方科技大学顾问委员会成员。张翔教授被评选为美国工程院院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Ernest S. Kuh讲席教授、美国国家纳米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他同时也是美国物理协会、美国光学协会、美国前沿科学协会和国际光学工程协会的会士。
张翔教授祖籍南京,1981年进入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学士、硕士学位,1996年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后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任职,2004年回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全职教授。
张教授在超材料、表面等离激元光学、纳米光子学以及生物技术等领域做出了多项开创性的工作:他主持研制的纳米隐身衣被美国《时代周刊》列入2008年度全球十大科学发现之一,他的科研团队率先研制出超透镜、首次将光学成像的分辨率超越了衍射极限,还发明了世界最小纳米激光器、石墨烯调制器等。截止目前,张翔教授已在《Science》、《Nature》及《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世界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大会报告和邀请报告数百次;曾获世纪科技奖、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事业奖、工程基金会奖、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杰出青年工程师奖、美国海军研究所青年研究者奖等。演讲人:Lars Montelius
演讲议题:从欧洲视角看待纳米科技作为突破性创新的关键驱动力
国家/地区:瑞典
机构:国际伊比利亚纳米技术实验室(INL)
职务:总干事
简介:Lars Montelius教授自2014年9月1日起担任葡萄牙布拉加地区伊比利亚国际纳米技术实验室总监。他是瑞典隆德大学纳米科技方面的教授。2003-2009年期间担任隆德大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系主任。2009-2011年担任Øresund大学及Øresund科学区总监,该组织是Øresund地区11所大学、3个地区政府及2个国家的跨境合作机构。Lars Montelius教授在2007-2012年期间担任瑞典纳米科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席。他是瑞典多家纳米科技公司的创始人。目前担任国际真空科学技术与应用联盟主席,同时还是欧盟NMBP(纳米科技,先进材料,生物技术及先进制造处理)专家组决策层成员以及欧洲两大科技平台NANOFutures和EuMat的董事会成员及工作组负责人。Lars Montelius教授在纳米科技领域从业30年,工作围绕应用于多种纳米设备的光刻及处理技术。特别是在纳米印刷光刻方面,他和他的团队发表了多篇有影响力的论文。目前的研究着眼于对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的纳米科技的探索。Lars Montelius教授已发表论文超过170篇,受邀发表演讲80多次,并且已经申请了54个专利。
演讲人:范守善
演讲议题:碳纳米管实用化之路
国家/地区:中国
机构: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清华-富士康纳米科技研究中心
职务:院士、主任
简介:范守善教授1947年出生于中国山西。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1年获得清华大学物理学理科硕士学位;1981年加入清华大学物理系,现任该系教授及清华-富士康纳米科技研究中心主任。范教授曾在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他的研究集中在纳米材料及纳米设备的合成,性能表征和应用探索领域。已发表科技论文80余篇,1999年获"长江学者成就奖",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演讲人 | 国家 | 机构及职务 |
---|---|---|
Michael Maskos | 德国 | 弗朗恩霍夫美因茨微技术研究院院长 |
Meyya Meyyappan | 美国 | 浦项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
Peter Mascher | 加拿大 | Nano Ontario董事会副主席;麦克马斯特大学教授、William Sinclair 光电子学主席、国际事务助理副总裁 |
曹建林 | 中国 | 中国国家科学技术部前任副部长 |
Mohini Sain | 加拿大 |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院长兼教授,生物复合材料和生物材料加工中心主任 |
鲍哲南 | 美国 | 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 |
江雷 | 中国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院士 |
Fidel Castro Díaz-Balart | 古巴 | 古巴共和国国务院科学顾问 |
Amanda Barnard | 澳大利亚 |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部行政办公室科学主管、虚拟纳米技术实验室主任 |
陈建峰 | 中国 | 国家“863”纳米材料与器件主题专家组组长 |
Jean-Charles Guibert | 法国 | 法国微纳米科技城技术转移部主任, Minatec主任 |
Péter Krüger | 德国 | 德国拜耳科技材料股份公司涂料、粘合剂及特性业务单元物理部和可持续部主管 |
Saeed Sarkar | 伊朗 | 伊朗国家纳米科技振兴委员会委员长 |
杨培东 | 美国 | 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 |
包信和 | 中国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Sebastian Koltzenburg | 德国 | 德国巴斯夫公司先进材料及系统研究部侦察及技术孵化组首席科学家 |
Hee-Gook Lee | 韩国 | 韩国LG 公司总裁 |
Takashi Iwamoto | 日本 |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院教授 |
徐坚 | 中国 | 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 |
Alexander Pogány | 奥地利 | 奥地利交通、创新及科技部 |
Chun-Yung Sung | 美国 | Bluestone Global Tech首席执行官 |
Nobi Kambe | 美国 | 美国凤凰创业合伙公司普通合伙人及联合创始人 |
Ross Kozarsky | 美国 | Lux Research全球高端材料及纳米技术小组领导人 |